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迟到,运用意义换框的视角,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的迟到行为?
答案解析
核心考点是运用意义换框分析行为。意义换框强调寻找行为背后的积极意图或目标,选项C符合这一点。选项A、B、D都倾向于直接否定或忽略行为,而非深入理解。因此,正确答案是C。
*核心考点说明:意义换框旨在分析行为背后的潜在积极意图*
*解题思路分析:题干问的是运用意义换框视角,应该选择符合其理念的选项。
*选项详细分析:
*A. 直接惩罚,让他知道迟到是不对的:直接惩罚并不能帮助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,不符合意义换框的理念。
*B. 认为孩子是故意的,是坏习惯:属于对行为的负面解读,而非寻找积极意图。
*C. 思考孩子迟到行为背后是否有其他积极原因或目的:正确,符合意义换框的核心思想。
*D. 忽略迟到行为,认为他只是在磨蹭:忽略行为不利于解决问题,不符合意义换框的理念。
*易错点提醒:注意区分直接惩罚和深入理解的区别,意义换框不是纵容,而是理解和引导。
正确答案:C